虽然最终眼齿鸟被确认只是树栖的蜥蜴,它的轰动效果大大降低了,但是科学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自我修正和完善中前进的。
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
18世纪,德国一位研究海洋生物的自然哲学家提出,复杂的有机体都是一种球状小泡似的纤毛虫的聚合体。这些纤毛出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而将其生命从属于一个整体。这一理论虽然缺乏实验依据,却唤起了实验科学家的注意。施菜登、施旺也由此受到了启发。
施菜登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,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,并把研究情况告诉了施旺。当时施旺正在研究脊椎动物有系和软骨的结构,受到施莱受的启发后,决意要证明两大有机界最本质的联系”,并发表了研究报告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》。施旺还说:“现在,我们已推倒了分隔动植物界的巨大屏障。
4.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
施菜登和施旺所说的“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”,被描述为从老细胞核中长出一个新细胞,或者是在细胞质中像结品那样产生新细胞。后来,施菜登的朋友附格里(KNageli)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生长点上新细胞的形成,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。还有些学者观察了动物受精卵的分裂。在此基础上,1858年,德国的魏尔肖(RL.C.Virchow)总结出“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”。他的名言是:”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”,这个断言,至今仍未被推翻。
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
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的,是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(cell theory),它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。
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(MI.Schleiden,1804-1881)和施(TSchwann,18101882)(图1-6)。后人根据他们分别于1838年和183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,综合为以下要点。
1.细胞是一个有机体,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,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。2.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,既有它自己的生命,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。3.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
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,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、继承、修正和发展的过程,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