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93184638
高考结束了,希望进入36所双一流高校的同学,还有一个选择:报考强基计划。
这里我们不讨论如何突击准备强基校考,而是从高校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的面试题,研究这样一个问题: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
教育到底是为谁服务的?如果只从被教育者和教育者二元地去看这个问题,很难解释教育政策和实践中的很多矛盾。但如果更宏观地去看,教育的成果,最终谁受益呢?是国家。所以根本上来讲,教育是为国家服务的。
把眼光放远,做国家需要的人才,必然能在未来大有可为。
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?我们不妨从往年几所著名高校在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的面试题,看一看大学老师的 “人才观”。
我找到清华、北大和北航以前的一些面试题,从几个不同的角度,拆解了这些问题,分为 “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-知识的深度”、“考察学生的视野-知识的广度”、“考察学生的认识水平-价值观” 这几个维度。
我们分别看一下这几个维度都有哪些题目。
考察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– 知识的深度
为什么三角形面积是底乘以高除以2 ?(清华)现有一张16K白纸和一个鸡蛋,如何利用这张纸搭桥,将鸡蛋稳定地架在两张稍有分开的桌子之间不掉落?(清华)鲍林说,“当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与结构(以原子、分子和组成它的更小的粒子表示)联系起来时,这种性质是最容易、最清楚地被认识和理解的”,请谈谈你的理解。(北大)后轮驱动的车辆,启动和刹车时,分别是车头翘起还是车尾翘起,判断并说明理由。(北航)
考察学生的视野 – 知识的广度
请用一个成语形容当今世界的经济状况,为什么?(清华,经济)列举近半年内你了解的5个时事问题,并详细谈一个。(清华,政治)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,你怎么理解?(清华,哲学-文化)你对无现金社会的看法。(北大,经济-社会)如何理解集体行为逻辑和破窗效应,请列举两个事项说明破窗效应,并说明解决破窗效应的条件。(北大,心理学)新常态经济是什么?(北大,经济-社会)
考查学生的认识水平 – 价值观
你怎样理解鲁迅精神,鲁迅笔名如何得来?(清华)现在人测试的IQ值越来越高,是不是认为人越来越聪明?(北大)当代人理解《红楼梦》是不是比曹雪芹还厉害?(北大)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?(北大)你认为“贫富差距”与“人的弱点”是否有关?(北大)你认为文学阅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?(北航)如何看待微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?(北航)你认为什么样的大学能够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和创新型科研成果?(北航)
分析
从归类后的题目看,最容易答的是考察知识掌握深度的题目。体现了出题人对知识掌握上的两个要求:
要明白根本原理和证明。比如解释三角形面积的题目。要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
除了少量的考察知识掌握深度的题目,更多的题目考察的是考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认识水平。除了高考科目以外,还考察了 社会学、经济学、心理学、哲学、文化等方面的很多的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。而且考察的方式非常灵活,不只是要知道这些知识本身,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谈自己的看法。
面试当中,存在大量的开放性问题,没有标准答案,考察的是考生思考问题的角度,逻辑和价值观。这是面试考察的重点。考生的视野和价值观很重要,面对陌生问题的研究能力、自信心、想象力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。
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不少面试的 “攻略”,而且,居然有些开放性问题还有 “标准答案”。我想说的是,如果你盯着考试题目去备考,盯着标准答案去备考,那一开始就输了。
回到文章开头。国家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肯定不是只会从 “错题本” 找答案的人才。
国家的未来需要的是能解决未知问题的人才。当遇到一个问题,大家都没见过,不知道怎样下手的时候,需要有人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想象力,找到解决的方法。具体说,就是在世上没有轮子的时候,能想出轮子,并初步形成轮子的制造和应用方法。
我们的未来需要的是在没有最优解的情况下找到解决办法的人才。当我们遇到矛盾,各方面利益没法平衡的时候,到底怎样做才是对的?需要有人甩开眼前的纠葛,站到高处,用更长远,更有历史性的角度去选择道路,带领大家走出困境。我们的国家遇到过这样的历史抉择,很多了不起的企业,也曾经遇到过艰难的选择。比如华为公司,在没有短期需求的情况下,长期投入研发芯片。我相信在企业内部不是没有争议的,就是因为企业的领导人从更长期的角度看到了未来的风险。这对领导者的认识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。
总之,国家未来需要的人才,是基础扎实、视野广阔、个性鲜明、充满自信,具有思想力、领导力、创新力的人才。
怎样才能成为未来的人才呢?丰富人生阅历,坚持实践。
就想到这些。总之千万别窝在低水平的重复上,一定要跳出来。